原載於聯合報我也不知道哪天  記者陳宛茜/專題報導/聯合報

  2005年對出版界來說是悲喜交加的一年。大地地理雜誌與大樹出版社相繼關門,出版業產值衰退100多億,吹起一波波寒流。隨後,7500坪誠品信義店隆重開幕,以及電子書製作、交易平台的出現,為出版領土播下希望的綠芽。

  太偏本土 國際市場難開

  大地地理與大樹兩家強調「本土自然寫作」的雜誌、出版社相繼倒閉,在蔚為風尚的本土寫作投下震撼彈。自從本土意識抬頭後,大量良莠不齊的本土出版品湧入書市,不僅造成市場嚴重飽和,更逐漸演變為「劣幣驅逐良幣」的窘境。

  尤有甚者,不少香港、新加坡、大陸出版社都曾反映,台灣出版社偏重本土出版的結果,是找不到放眼國際的書籍,嚴重影響台灣書出口的前景。如何在新的一年調整腳步,是值得出版社思考的問題。小型專業出版社大樹的停業,令人擔心,在削價競爭的出版市場,是否只有規模化的出版集團能生存?所幸,去年兩家「一人出版社」雅言、自轉星球,皆靠選書的精準眼光站穩腳步,足證小出版社仍可為。

  類型小說 本地還待耕耘

  去年是大師頻頻訪台的一年。包括犯罪推理小說大師卜洛克、武俠大師金庸、歷史大師史景遷來台均造成旋風。台灣本土類型小說多年來積弱不振,連帶影響本土文學市場。而這三位大師所代表的推理、武俠與歷史小說,正是華人世界三種重要的類型小說。

  其中武俠、推理小說確因大師來台刺激市場,更有不少本土新血加入大顯身手,可惜市場表現差強人意。相較之下,歷史小說仍是一片荒土,待有心人耕耘。

  簡體字書 海外逼退繁體

  去年年初上海書店開幕,年底誠品信義店簡體館成立。兩家簡體字書店在信義計畫區短兵相接,證明簡體字書已突破學術用書局限,邁向一般民眾。在海外,繁簡體字書的競爭更劇烈,連原以繁體字為閱讀主流的香港,也因簡體字書廉價進攻,逼得台灣版書籍節節敗退。

  簡體字書兵臨城下,台灣已有出版社跨海與大陸出版社合作,新書上市時,兩岸同步出版繁/簡字體版。也有出版社認為此法利潤太少,主張台灣出版社自行出版簡體字版、進攻海外。台灣本土書市逐年緊縮,進攻海外是不得不然的趨勢;如何因應繁/簡體此消彼長的局面,將是出版社另門困難的功課。

  電子書市 傳統出版出路

  數位時代到來、加上紙本書庫存壓力日益增高,「電子書」被認為是傳統出版社的出路與希望。去年十大花蝶推出電子漫畫閱讀器,城邦、聯合線上相繼成立電子書交易平台,將台灣推往數位出版時代。可惜,許多數位化計畫,都因出版社未簽電子版權而延宕或作罷。「電子版權」的出現與維護,將會是台灣出版界下一階段最大的挑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sskony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