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者 艾迪

就像好奇大家聽聞湖人Kobe Bryant攻得歷史性81分,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一樣,難道你不好奇,隔天NBA圈內有什麼81分效應、現象或是怎麼討論這熱門話題嗎?

首先當然從「同情弱者」暴龍談起,經歷「Kobe 81分浩劫」,暴龍緊接著轉戰金塊,結果難逃「81魔咒」,當然不是再被金塊單一球員轟了81分,而是被Carmelo Anthony以8成1投籃命中率(16投13中,37分),領軍107:101擊沈。

悲情暴龍,未能像去年小牛遭逢「Kobe三節62分」震撼教育後,下一戰即在沙加緬度將所有怨氣發洩出來討回勝利,前鋒Jalen Rose說:「輸了湖人那場比賽,好像輸掉超級杯一樣,在歷史留下難堪的名字,大概要等3、40年後,直到有人破了Kobe的紀錄,大家才會忘記當時是對暴龍破紀錄的。」

Kobe一夕間彷彿成了全球籃球英雄,連當年在科羅拉多州惹出性侵害疑雲,被金塊球迷視為「全民公敵」形象,也藉這場得分大爆發「漂白」不少,金塊迷此役頻對暴龍球員狂喊:「Kobe!」冷嘲熱諷暴龍的防守。

除了同情暴龍外,我也想想聽聽小牛球員怎麼說,畢竟小牛真的很幸運,能夠在33天後即從「Kobe犧牲者」解套,焦點全轉移到暴龍身上,不過顯然我沒聽到什麼營養的話。

小牛前鋒Keith Van Horn問:「Kobe幾助攻?他對我們可是零助攻!」德國前鋒Dirk Nowitzki則說:「從團隊合作的觀點,這並非是一件好事。」

其實NBA圈內從團隊合作觀點來質疑Kobe飆分秀的人還真的不少,像籃網Vince Carter就說:「這場飆分秀對NBA炒話題、收視率大有助益,但是從團隊角度來看,這可會教壞小孩,搞不好每個人都要學著『自幹』。」

我也聽到不少同事說:「Kobe太獨了!」但是我很低調地回他們:「你們不覺得這樣的獨法,已經超脫刻板的團隊觀念,達到神蹟的境界嗎?既然已是神蹟,何必再僵化地看這件事。」就連尼克傳統派教練Larry Brown也說:「我從未反對飆分,只要是好球就投,只要能贏球,你就飆!」

Kobe飆分會教壞小孩?我想Carter可能想太多了,我想每個教小朋友打籃球的教練都會說:「Kobe叔叔是有練過的,不要模仿!」而且即使小朋友要自幹,你想,當他10投2中或15投3中,教練沒踹他屁股,大概也換他下來了吧!By the way,當下小朋友只想灌籃,不練跳投,我想,Carter也是教壞小孩者之一吧!

Kobe 81分已超脫團隊觀念,那麼再來數落對手的防守,也太苛責了點,正如已將Kobe當成神在膜拜的隊友Lamar Odom所說:「你守不住他的,因為你無法違背神的旨意!」Kobe的神乎其技,已經無法用防守來對付他了,你只有看他表演的分。

公鹿Bobby Simmons很臭屁的說:「我難以相信暴龍竟然讓Kobe得了81分,他們的防守太爛了,這種事絕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,我也不會讓隊友遭逢此災難。」Simmons當天出戰火箭,連Tracy McGrady都守不住了,讓他攻得全場最高41分,第四節還曾連得14分,我想針對Kobe 81分的防守,Simmons應該沒什麼發言權吧!

我不知道Kobe是否有看到Simmons這段彷彿自己是「Kobe Stopper」的發言,如果有,我想Simmons可能會倒大楣了,因為本季公鹿還要在3月24日作客洛城湖人,我難以想像Kobe會在他頭上得幾分才會善罷甘休。

還有,從現在起,我想「只要守住Kobe隊友,就有機會贏球」的另類防守想法,可能要三思後行了,你若真的放手讓Kobe去得分,他下次搞不好真的會飆破百分,然後你就等著成為下一位「Kobe 犧牲者」吧!

看完Kobe 81分表現之後,就是像火箭Tracy McGrady一樣稱讚就對了,同樣是得分悍將,McGrady說:「光看出手次數,就不得不佩服Kobe的體能,平時我出手30幾次就累壞了,何況是Kobe的46次,而且命中率還超過五成。」

先岔開一下話,大家應該很想聽Shaquille O'Neal如何評論Kobe的81分,很可惜地,O'Neal拒絕發言,至少是截至23日止,不過熱火Antoine Walker說:「O'Neal告訴我們:『先餵我50球吧!』」這句話應該不難了解,O'Neal一定知道Kobe的成就是如何了不起,也帶有隊友餵球不力的暗示。

談完團隊、防守等觀念問題,那麼來談談商機,若2004年季後賽湖人出戰馬刺第五戰,Derek Fisher於最後0.4秒神來一擊逆轉勝,都能有「Point 4」的T恤出現在市面上,我想「81」的商品應該更有上市資格吧!

81分一定有它的商機,當大家談論此事,一定有類似:「難道Kobe是在打電動嗎?」的感想,就像熱火Dwyane Wade在盛讚Kobe是NBA活歷史之餘,不忘消遣自己:「我回家打電動,可能才可飆個81分吧。」我想NBA Live 2006應該出個「81特別版」,模擬Kobe這場歷史巨作,讓球迷也過過史上第二人的「Kobe癮」!

我並非唯一有這幻想的人,就連TNT專業球評,曾帶過「籃球之神」喬丹的Doug Collins也有更狂野的想法:「應該像摔角大戰一樣,把27歲喬丹與27歲Kobe關在同一鐵籠裡,看看一對一對決後,誰能活著出來,誰則倒地不起。」

不過幻想歸幻想,Collins回歸實際說:「喬丹在27歲的時候幸運多了,因為他的支援部隊已成氣候,看看27歲的Kobe,現在身邊是那些料?」我想這應該是Kobe在締造81分後最大省思,Kobe證明「個人秀」能贏球,但是「個人秀」能贏球總冠軍嗎?

對於Kobe,我已經不敢說「不可能」,但是我期待Kobe再次以表現來替眾人解惑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sskony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